400 888 8888
2019/04/10
市场资讯

头两批科创板受理企业落定,都有啥看点?

3月22日晚,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了首批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,共9家企业的上市申请被受理,分别是晶晨半导体、睿创微纳、天奈科技、江苏北人、利元亨、宁波容百、和舰芯片、安瀚科技、武汉科前生物。

5天之后,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披露第二批受理企业名单,华兴源创、微芯生物、特宝生物、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、虹软科技、光峰科技、贝斯达和科大国盾8家企业上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第一批受理企业中,有一家上年度亏损达26亿的芯片企业,对此,市场出现了较多的质疑声音,因此,第二批企业几乎都不存在亏损,且都是头部券商保荐的企业,由华泰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联合保荐企业更是一个突出亮点。

头两批受理企业中,计算机、通讯类企业8家,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5家,医药企业3家,化学原料企业1家。从这些企业从事的行业和经营范围来看,大部分集中在了通信计算机、专用设备、化工、生物医药,并且通讯+计算机为科创板主要类别。

财经评论员郭丽岩在首批科创板企业入围后提出,传统的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,是产业网络、协作网络比较发达的地区,在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有一些细分市场的“小巨人”企业,它们当中高技术、尤其是硬核技术的可能占多数,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品牌,有的已经是行业隐形冠军,有的未来有很大成长性可以成为行业隐性冠军,因此在第一轮的甄选中,更受科创板青睐。

科创板试点注册制,并且提供了五套上市标准,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按哪种标准申请上市,而且要看到,拟上市企业选择更多了,但技术水平、研发创新能力、后续成长性,以及更严格的信批,这些方面的指标也更强化了。这些企业的招股说明书确实有了更多这些内容的披露,就是说它代表了一种责任。选择越多,企业相应的责任也会越大。

作为一种新的制度,科创板背后的监管网络正在不断地织密织牢,监管网络是一个相关市场主体行为塑造的过程。织密监管网的主体,原来是政府干预监管,现在信批主体企业,保荐机构、中介机构,包括普通投资者,都是参与促进信息披露的一分子。随着流程逐步完善,跟织密织牢的要求不相吻合的主体或者行为,都可能在机制的作用下退出。

在受理环节,上交所仅对企业申请文件的齐备性、中介机构资质等进行了核对,至于企业是否符合科创属性、是否符合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、在财务上是否有瑕疵等实质性问题,将通过第二环节的审核问询实现,整个问询的关键环节均向全市场公开。投资者通过整个问询过程,对申报企业有了更透彻的了解,给出他愿意“买”这家企业的价格,给企业定价。这就是公众监督的“合力”所在。

科创板的出现为科创企业拓宽资本通道,也是对科创企业发展的极大助力。相较而言,科创板的改革让市场机制能够在资源配置中间更好发挥作用,让相关参与方要各司其职。但是,作为上市主体的各科创企业,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市场,给了权利就要用到;但同时也要审慎作决策,因为无论上市公司也好,投资者也好,还有市场服务机构也好,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。

相关资讯
市场资讯

利好政策太多,企业入驻独栋园区的那些生意经

区域产业政策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,利用好政策优势,不仅能够节省企业成本,更能获得人才、融资等多方面的助力和加持,让企业实现更快速的成长与发展。

市场资讯

办公空间迭代史,演绎商务模式的进化

如果你仅仅把办公空间看做一个提供人们工作的物理场所,那你就太小看这个“方寸小天地”对商业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了。历史证明,办公空间的形态与经济形势密不可分,同时,它还盛装着不同劳动力阶级中的情绪和大众意识。